臺灣海鮮選擇指南

推薦專區

臺灣海鮮選擇指南 (邵廣昭、廖運志 修訂) http://fishdb.sinica.edu.tw/chi/seafoodguide.php

                                      

一、海洋魚類的未來

海洋魚類是人類最重要的蛋白質來源之一,特別是開發中國家靠海的居民。海洋漁業也是許多國家的重要產業,全球仰賴漁業為生的人口多達2-3億人。五十年前,人們認為浩瀚的海洋恢復力強,不可能被人類改變,漁業資源亦不會枯竭。但半世紀後,大家都已同意由於過漁、棲地破壞、污染、外來種入侵等人為因素的破壞,再加上全球氣候變遷的推波助瀾及加乘作用,已使得漁業資源持續匱乏。在各項破壞海洋生物多樣性的人為因子中,又以『過度捕撈』最為嚴重。因過漁所引起的連鎖反應也使得海洋生物多樣性到2050年之後將會悉數滅絕。換言之,如果我們再不積極採取行動,四十年後,人類將無海鮮可以享用。 最近坊間所出版的三本得獎的好書:
1. ”Bottomfeeder- How to eat ethically in a world of vanishing seafood”《海鮮的美味輓歌》或《底食者-如何更明智地享用消失中的海鮮》
2. ”The End of the Line-How overfishing is changing the world and what we eat” 《魚線的盡頭-過漁正如何改變全球及我們的食物》,
3. ”Four Fish-The future of the last wild food”《四種魚的悲歌-人類最後的野生食物》
這三本書都指出過漁對海洋生物多樣性所造成的破壞,透過食物鏈的潟流效應 (cascade effect),將會使未來的海洋只剩下水母及蠕蟲;未來的海洋水層中可能只剩下水母,就仿佛又重回到了魚類等掠食動物尚未演化出來的寒武紀(Cambrian)的古代海洋一般。其實這一切的改變就發生在我們這一代。回想過去的五、六十年前我們所吃的每一尾魚都是野生魚類,但今天市場上已是野生和養殖各半,消費者已不易分辨哪些魚是野生,哪些是養殖。如果照此趨勢持續發展下去,在未來的五十年內,我們的孫兒輩很可能就再也吃不到野生魚類,下海潛水也看不到美麗的珊瑚礁魚類了。

                                    

二、為何要有「海鮮指南」

挽救日益枯竭的漁業資源,主要的方法有限漁及復育兩種。限漁又包括:(1) 投入管理 (限時、限地、限漁法、限船) ;(2) 產出管理(數量、体型、效率、漁獲) ;(3) 綜合管理(配額,如責任制漁業) 。劃設海洋保護區或保留區(禁漁區) 其實是最簡單、最經濟、最有效的限漁及復育資源的方法。比起仍有爭議的投放人工魚礁,以及成效評估困難的種苗放流更好。但由於「限漁」或「慢漁」常被認為會影響許多人的生計,故不易推動,而MPA之劃設及落實有效管理又不如預期,因此近年來保育團體開始積極推動「生態標章」制度,希望從消費者自己作起,依據「海鮮指引」來買對的魚、吃對的魚,鼓勵只吃符合永續的「綠色海鮮」,包括「底食」及「素食」等運動,加強海洋保育之宣導教育,希望每個人均能由日常生活中來協助海洋保育。 其實消費者在逛超市和上館子時所做的決定,就會對海洋多樣性產生直接的影響。因為目前我們所購買的水產品中只有一小部分是合乎永續理念的。但輿論壓力出現後情況應會逐漸改觀。因此,消費者也應要有覺醒,畢竟「沒有買賣就沒有殺害」。

                                    

三、全球「海鮮指南」

全世界最大的零售商沃瑪(Wal-Mart)己計畫從2011年開始,只販售經「海洋管理委員會(MSC)」所認證符合保育的魚類。魚柳之領導品牌「鳥眼」,目前採購的魚類產品中也有三分之二是合乎永續標準。速食店龍頭麥當勞在其麥香魚(鱈魚堡) 中,只採用資源量及漁法永續的阿拉斯加狹鱈等。 全世界己有22個國家製作該國的海鮮指引,並放在全球海鮮指引網站上供查詢,網址為http://www.seafoodguide.org。

                                    

 四、台灣「海鮮指南」

購買海鮮時,建議依循以下原則:
  1.常見種(量多) > 稀有種。
  2.銀白色魚種 > 有色彩的魚種。
  3.迴游種 > 定棲種 (前者種類少數量多)。
  4.泥沙棲性物種 > 岩棲性物種 (後者種類多數量少)。
  5.不買遠道而來的海鮮(耗能)。
  6.不買長壽的大型掠食魚(汞等重金屬量高)。
  7.養殖魚 > 海洋捕撈魚 (野生魚類已經越來越少)。
  8.不買養殖的蝦、鮭、鮪(其餌料為魚粉或下雜魚)。
  9.購買養殖的吳郭魚、虱目魚等(其餌料為植物性餌料)。
10.購買食物鏈底層的海鮮—底食原則。
11.不買非使用永續漁法撈捕的漁獲。

                                    

五、買對魚、吃對魚、養對魚、捕對魚、釣對魚

海鮮文化固然是海洋文化之一環,是應該推廣並加以發揚光大,創意加值,使政府、漁民、權益人及消費者能創造多贏的局面。但目前大家只注重其衛生及產銷履歷(過程) ,及是否浪費食材,卻不關心吃的種類是否會瀕危、捕撈時是否符合永續及環保等。因此政府應要告訴民眾要如何買對魚、吃對魚、乃至於養對魚、捕對魚及釣對魚。為了保育,大家都要有迎接高魚價的時代來臨的準備!! 量少價昂後,漁民之收益並未減少。但己枯竭的資源才會有苛延殘喘的機會。 
《延伸閱讀書目》
Sylvia A. Earle (2004)王惟芬譯 (2008)《挑戰海洋盡頭-行動議程》五南出版社
Taras Grescoe (2008) 陳信宏譯 (2009)《海鮮的美味輓歌:一位老饕的環球行動》時報文化出版
邵廣昭 (2000)《藍色運動:尋回台灣的海洋生物》 聯經出版社

                                    

六、附錄-香港海鮮指引

https://www.wwf.org.hk/whatwedo/oceans/supporting_sustainable_seafood/

                                    

七、台灣海鮮指南問答集

問題:

蝦蛄(螳螂蝦、瀨尿蝦)為何被列為避免食用?

回答:

非永續漁法、資源已枯竭。

 

蝦蛄(蝦姑)為口足目甲殼動物,依據外型可分為捕食爪為短棒狀(棲息岩礁或珊瑚礁)及齒狀(棲息泥沙底質)兩類,目前全世界及台灣在漁業上會利用的多為棲息泥沙底質的類群,因為這類蝦蛄具有在泥沙底挖掘U型棲管的習性,因此採集方式皆以底拖網來撈捕。因底拖網為不永續的漁法,加上考慮其沿岸的資源量已經明顯枯竭(參見漁業署漁業統計年報)。雖然仍可由其他地區如遠洋底拖漁獲取得蝦姑,但當該漁場也枯竭後又會轉移至其他地區,對資源永續利用沒有幫助益,故將蝦蛄列入避免食用清單。

 
問題:

鹿港蝦猴與蝦蛄是不同生物嗎?目前屬海鮮指南中的哪一類呢?

回答:

鹿港蝦猴指的是螻蛄蝦,蝦蛄指的是螳螂蝦或瀨尿蝦,兩者為不同生物,皆遭過度捕撈及使用不永續漁法,故蝦猴應與蝦蛄一同列入避免食用清單。

 

鹿港蝦猴(螻蛄蝦)屬於泥沙底質的底棲動物,以濾食水中有機顆粒為主,由於過去採補方式皆以人工挖掘泥沙中的蝦猴,所以採集量及對棲地的破壞有限,但現在皆利用高壓水柱沖灌高效率的方式,造成捕撈量過渡、棲地破壞較大的負面影響。此外,它們野外族群面臨棲地破壞(填海、人工海岸及採補破壞),加上可能的污染等因素,族群數量明顯銳減,因此,它們雖屬於食物金字塔底層,生活史短、成長速度較快等特徵,但目前應該列入紅燈,而避免食用!

 
問題:海水龍蝦為何被列為推薦食用?
回答:漁法影響較小、符合底食原則、資源回復較快。
 現今市場或餐廳所販售的冷凍熟食龍蝦多為進口(紐澳居多),屬於管理良善的水產品,且捕撈方式多為人工撈捕或籠具,因此對海底影響相當小。台灣北部過去產龍蝦,數量不少,且多以潛水方式捕撈,對海底影響小,販售方式為活體;雖有部分龍蝦利用底刺網所捕獲,但數量少,屬於意外捕獲居多。國外雖有龍蝦養殖,但因為成本高,所以經濟效益低無法推廣,台灣也僅有少數業者撈取龍蝦苗後畜養,效益也不大,因此龍蝦養殖仍未成主流。 此外,龍蝦捕食二枚貝等螺類為主,因此在生態系上屬於食物金字塔的底層,符合底食原則。龍蝦生活史短、產卵量大、資源回復速度相對較快,所以只要不要過度捕撈,數量可以維持一定水準。 大家有時候在魚市場可以看到體型很小的龍蝦(頭胸甲約僅5公分,全長約15公分以下),請記得千萬不要購買,因為這些龍蝦還很小,只要牠繼續留在海中成長半年左右,大概就有400-500g了,很快就具有繁殖能力繁衍下一代,因此體型太小的龍蝦就非常不鼓勵食用了!
 
問題:魷魚為何被列入建議食用?
回答:漁法影響較小、符合底食原則、資源回復較快。
 魷魚多為釣獲,對海底生態無影響,亦無混獲的疑慮,且漁撈區具有漁業協定及總額度管理,因此符合永續管理的條件。當然,魷魚多為南美所捕獲,運送至台灣仍需消耗能源。雖然魷魚資源似乎在近幾年有減產趨勢且價格上揚,但是目前整體而言,魷魚產量仍然很大,近年造成價格攀升的另一個原因是大陸需求增加,在市場供需之反應下,造成價格上漲。 此外,魷魚具有生活史短、資源恢復快等特徵,並且在食物金字塔屬於較底層的消費者,符合底食原則。衡量整體的優劣,並參考香港海鮮指南後,認為魷魚仍值得列入建議食用的名單內。
 
問題:食用及捕撈吻仔魚會造成海洋生態負面影響嗎?
回答:在不過度捕撈及大量混獲到其他經濟性魚種幼苗的前提下仍可食用,也因此政府需要制定相關捕撈規範,並實際執行,讓漁業資源恢復或是穩定是很重要的。市售的吻仔魚皆是經過篩選,但被淘汰掉丟回海裡的仔稚魚存活率則是未知。
 
問題:市面上的魴魚 (多利魚、鱈斑魚) 是否在有以鯰魚來冒充的情況?
回答:這種情況是存在的。
 市面上dory有兩類,餐廳吃的是較高級的海魴魚,來自於深海底拖網;而目前超市較廉價的的確是利用淡水養殖鯰魚冒稱魴魚販售,從業者(i3XXX)進口提報單上顯示項目名稱為Pangasius很清楚是鯰魚,這就像市面上鱈魚片多為大比目魚、圓鱈為智利海鱸等,應屬廣告不實。
 
問題:為什麼要避免食用烏賊花枝?
回答:數量減少、屬於定棲型。
 
問題:推廣海洋永續發展與漁民生計能否兼顧?
回答:資源永續,漁業也才能永續。
 目前的海鮮指南中建議大家少吃野生魚類,多吃養殖魚類是因為大多數野生魚類的數量已大不如前,再這樣吃下去,野生魚類的族群將無法恢復,可能會被捕撈殆盡,或是到達無商業利益可言的地步。這可能發生在2050年左右。如果資源不能夠永續利用,未來也不會有海洋捕撈的漁業產業,這對漁民及所有人都是很大的損失,也可能因為生態系失去平衡,使球地球發生巨變,影響人類生存。由於要推動「限漁」、「慢漁」、及有效管理「海洋保護區」或「禁漁區」仍十分艱難,只好推動消費者自己覺醒,建議消費者依「海鮮指南」來買對魚、吃對魚,才能年年有魚。漁民是弱勢團體,當然要照顧,可輔導轉業或轉營娛樂、休閒漁業。魚少抓,魚價自然會上揚,漁民還是可以維持生計,如果一味地濫捕、濫吃,把海裡的魚都吃光,未來我們的下一代將會指責我們這一代愚蠢不理智、不永續的行為。 總之,海洋保育的宣導教育是非常重要、迫切的工作,大家如果都能體認目前海洋資源枯竭的危機,大家一齊努力,忍一忍,少抓幾隻,讓海裡的魚能恢復到可以永續利用的數量,讓未來的子孫可以世世代代都吃到平價的海鮮,能下海欣賞美麗的魚兒,做研究的人也不會沒有材料可做,這才是我們希望的未來。
回上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