雲林縣下湖口養殖漁業生產區
養殖生產區主任委員-黃清沛 連絡電話:0932-588898

生產區面積〈公頃〉

280公頃

規劃養殖生產區別海水養殖區
土地編訂及使用情形一般農業區農牧用地均作養殖使用
養殖水源使用情形 淡水:牛挑灣、尖山、蔦松大排水。
海水:堤岸外海水。
總年產量
主要養殖魚種〈產量〉

文蛤、草蝦、龍鬚菜、蟳。

生產區概況

範圍

本生產區,位於雲林縣沿海最南端,西北側以牛挑灣溪為界西南以蔦松排水溝為界,約有280公頃。

 

密度

草蝦:多為混養,每公頃蝦苗放養量約10萬至30萬尾。

白蝦:多為混養,每公頃蝦苗放養量約100萬尾。

文蛤:多為混養,每公頃放養量約120萬至150萬粒。

虱目魚:多為工作魚,每公頃放養量約700尾至1,000尾。 

龍鬚菜:多與虱目魚及蟳混養,每公頃放養量約1萬公斤。

蟳:多與龍鬚菜、虱目魚混養。

 

放養時間

草蝦:4月初清明節前後放養,約7月收成。

白蝦:全年度皆有放養。

文蛤:全年度皆有放養。

虱目魚:4月至9月間皆有放養。 

龍鬚菜:每年11月至隔年6月為盛產期。 

蟳:捕撈的蟳苗以3月至4月間及6月至7月間較多。

 

放養方式

單養、混養。

特有的活動、節日

設有魚貨包裝處理場一處。
有家政媽媽班。



雲林縣水井養殖漁業生產區
養殖生產區主任委員-林水清 連絡電話:0928-614029

生產區面積〈公頃〉

128公頃

規劃養殖生產區別海水養殖區
土地編訂及使用情形

一般農業區中農牧用地56%,養殖用地44%

養殖水源使用情形 

淡水:湘仔埔分線灌溉水。

海水:堤岸外海水。

總年產量
主要養殖魚種〈產量〉

文蛤、白蝦、虱目魚

生產區概況

範圍

本生產區,北側以蔦松大排為界,南臨北港溪畔,東邊與西濱快速公路及台17縣道路為界,呈一等邊三角形,面積約128公頃。

 

歷史

本區早期為一海埔新生地,草木不生,民國60年政府輔導開發為農漁牧綜合經營區,是全省唯一自辦農地重劃成功之地區,所以本區給、排水系統及產業道路非常完整,養殖魚池整齊有規則,輔導相當方便。本區民國85年被規劃核定為養殖生產區,加強各項公共工程及漁民集會場所,成立管理委員會,輔導成立家政班七班,班員約200,生產研究班5班,班員約100名。

 

密度

文蛤:每公頃放養量約100萬粒,另混養白蝦、虱目魚等工作魚。 

白蝦:主要與文蛤混養,每公頃放養量約30萬至50萬尾。

虱目魚:主要與文蛤混養,每公頃放養量約500尾。 

 

放養時間

文蛤:全年度皆有放養。

白蝦:3月放養,8月至9月收成。

虱目魚:4月至5月間放養,視文蛤情況收成。 

 

放養方式

多為文蛤混養白蝦及工作魚。

特有的活動、節日

有家政媽媽班,每年定期舉辦成果展示會。
每年農曆四月十四日屆會宴請各界。



雲林縣新港北養殖漁業生產區
養殖生產區主任委員-李永鴻 連絡電話:0910-595712

生產區面積〈公頃〉

458公頃

規劃養殖生產區別海水養殖區
土地編訂及使用情形

一般農業區中農牧用地7%,養殖用地93%

養殖水源使用情形 淡水:新港分線灌溉水。
海水:新港北排水。
總年產量
主要養殖魚種〈產量〉

文蛤、草蝦、白蝦、虱目魚、蟳

生產區概況

範圍

本生產區,東以新港段為界,西至海堤,北臨新港排水,南至口湖金湖路,面積約458公頃。

 

密度

文蛤:每公頃放養量約100萬粒至150萬粒(新舊池差異)

草蝦:主要與虱目魚、石斑、文蛤、烏魚混養,每公頃放養量約10萬至20萬尾。

白蝦:主要與虱目魚、石斑、文蛤、烏魚混養,每公頃放養量約200萬尾。

虱目魚:現無專養,多與文蛤混養作為工作魚,每公頃放養量約1,000尾。 

蟳:多為混養。

變身苦:現無專養,多與文蛤混養作為工作魚,每公頃放養量約2,000尾。 

 

放養時間

文蛤:全年度皆有放養。

草蝦:3月至4月放養,於7月收成。

白蝦:清明前後開始放養,放養3水至4水不等。

虱目魚:4月至5月間放養。 

蟳:3月至4月間及6月至7月間放養。

 

放養方式

多為文蛤混養白蝦及工作魚。

特有的活動、節日



雲林縣新港南養殖漁業生產區

養殖生產區主任委員-曾鴻胤  連絡電話:0937-435806

生產區面積〈公頃〉

336公頃

規劃養殖生產區別海水養殖區
土地編訂及使用情形

一般農業區農牧用地60%養殖用地40%

養殖水源使用情形 淡水:牛尿港分線灌溉水。
海水:牛尿港、蚶子大排。
總年產量
主要養殖魚種〈產量〉

文蛤、白蝦、虱目魚

生產區概況

範圍:
本生產區,東以牛尿洗分線及牛尿港為界,西北以金湖往口湖為屏,西南至金湖往宜梧,總面積約336公頃。

密度

文蛤:多與虱目魚、白蝦混養,每公頃放養量約110萬至120萬粒。

白蝦:主要為混養,每公頃放養量約50萬至100萬尾。

虱目魚:多與文蛤混養,每公頃放養量約500600尾。 

 

放養時間

文蛤:全年度皆有放養。

白蝦:清明前後開始放養,放養3水至4水不等。

虱目魚:4月至5月間放養,視文蛤情況收成。 

 

放養方式

多為文蛤混養白蝦及工作魚。

特有的活動、節日

 


雲林縣下崙養殖漁業生產區

養殖生產區主任委員-李毓文  連絡電話:0929-007380

生產區面積〈公頃〉

370公頃

規劃養殖生產區別海水養殖區
土地編訂及使用情形

一般農業區中農牧用地30%養殖用地70%

養殖水源使用情形 淡水:下崙分線灌溉水。
海水:下崙排水。
總年產量
主要養殖魚種〈產量〉

文蛤、草蝦、白蝦、虱目魚、變身苦。

生產區概況

範圍:
本生產區,東以下崙村外環下崙分線下崙排水之二為界,南以羊稠厝排水為屏,西至臨海之林帶沙丘,北以下崙排水之一即下崙至白子寮道路為界,總面積約370公頃。

密度

文蛤:主要為混養,每公頃放養量約為100萬至130萬粒(大粒)

草蝦:主要與虱目魚、文蛤、白蝦混養,每公頃放養量約50萬尾。

白蝦:主要與虱目魚、文蛤混養,每公頃放養量約100萬尾。

虱目魚:主要與文蛤混養(工作魚),每公頃放養量約為1,000尾至2000尾。 

變身苦:主要與文蛤混養(工作魚),每公頃放養量約500尾。

 

放養時間

文蛤:全年度皆有放養。

草蝦:3月至4月放養,於7月收成。

白蝦:清明前後開始放養,放養3水至4水不等。

工作魚:大部分皆為魚場自有工作魚,依文蛤放養搬池,並視文蛤情況收成。 

 

放養方式

多為文蛤混養白蝦及工作魚。

特有的活動、節日

本區為文蛤苗繁殖集中區。
有規劃休閒區。



雲林縣青蚶區養殖漁業生產區

養殖生產區主任委員-吳明聲  連絡電話:0928-369581

生產區面積〈公頃〉

215公頃

規劃養殖生產區別海水養殖區
土地編訂及使用情形

一般農業區中農牧用地30%養殖用地70%

養殖水源使用情形 淡水:下崙分線灌溉水。
海水:新港、羊稠厝排水。
總年產量
主要養殖魚種〈產量〉

白蝦、文蛤、虱目魚、變身苦

生產區概況

範圍:
本生產區,東以青蚶村通往下崙及口湖知道路為界,南以新港排水為屏,南以新港排水為屏,西北至羊稠厝排水,總面積約215公頃。

密度

文蛤:主要為混養,每公頃放養量約為120萬至150萬粒。

白蝦:主要與文蛤混養,每公頃放養量約50萬至150萬尾。

虱目魚:主要與文蛤混養(工作魚),每公頃放養量約為300尾至500尾。 

變身苦:主要與文蛤混養(工作魚),每公頃放養量約300尾至500尾。

 

放養時間

文蛤:全年度皆可放養,收成後即放養。

白蝦:年初天氣變暖即開始放養,放養1水至4水不等。

工作魚:年初天氣變暖即開始放養,視文蛤狀況收成。

 

放養方式

多為文蛤混養白蝦及工作魚。

特有的活動、節日



雲林縣台子養殖漁業生產區

養殖生產區主任委員-蔡春常  連絡電話:0912-354066

生產區面積〈公頃〉

310公頃

規劃養殖生產區別海水養殖區
土地編訂及使用情形

養殖用地50%,農牧用地50%

養殖水源使用情形 

海水:台子海堤外與牛挑灣大排

淡水:灌溉用水及地下水
總年產量600萬斤
主要養殖魚種〈產量〉

文蛤、白蝦、虱目魚、變身苦

生產區概況

範圍

本生產區,北起新港,南至牛挑灣大排,東以蚶子寮大排為界,西至台子村及沿海海堤,面積約310公頃。

歷史

"道光二十五年農曆六月七日的大水災毀滅了數個村庄,造成萬人死亡、原開墾土地經此大災難後又變成海埔地。直到日據時代人民自立更生將海埔地開墾成為漁塭養殖,直到民國四十七年政府正式登錄地號,將全部土地變為國有地。民國六十年政府開放土地承租,直到民國七十四年政府禁止土地承租,目前本區內承租地約三分之二。

民國九十年由楊丁選先生籌組雲林縣台子養殖漁業生產區管理委員會,向縣政府申請二百五十萬經費,委託偉伯工程顧問有限公司,規劃新港溪以南、蚶子寮大排以西、南至牛挑灣溪及西至台海峽沿海海堤。面積約三○九點七一公頃,向行政院農委會漁業署申請成立雲林縣台子養殖漁業生產區。於民國九十三年六月十五日正式由行政院農委會漁業署核定成立雲林縣台子養殖漁業生產區。"

 

密度

文蛤:主要為混養,每公頃放養量約為100萬至120萬粒。

白蝦:主要與文蛤混養,每公頃放養量約7080萬尾。

虱目魚:主要與文蛤混養(工作魚),每公頃放養量約為500尾至800尾。 

變身苦:主要與文蛤混養(工作魚),每公頃放養量約2,000尾至3,000尾。

 

放養時間

文蛤:全年度皆有放養。

白蝦:3月放養,8月至9月收成。

工作魚:視文蛤狀況放養及收成。

 

放養方式

多為文蛤混養白蝦及工作魚。

特有的活動、節日

每年農曆六月初八舉辦牽水儀式。

台子家政班。


雲林縣蚶仔寮養殖漁業生產區

養殖生產區主任委員-楊清照  連絡電話:0919-145901

生產區面積〈公頃〉

237公頃

規劃養殖生產區別海水養殖區
土地編訂及使用情形

養殖用地50%,農牧用地30

養殖水源使用情形 

海水:蚶寮大排

淡水:灌溉用水及地下水
總年產量
主要養殖魚種〈產量〉文蛤、白蝦、虱目魚、變身苦、黃臘鰺
生產區概況

範圍

本生產區,東起口湖鄉成龍村,東南以牛尿港大排為界,東北為成龍至新港路以西,至蚶子寮大排為界,面積約237公頃。

歷史

"先人渡海來台開墾養蚶為業名稱為蚶寮庄,然在道光二十五年農曆六月七日的大水災毀滅了數個村庄,造成萬人死亡、原開墾土地經此大災難後又變成海埔地。直到日據時代日本政府開發蚶寮大排造堤,復耕土地種植花生及地瓜。台灣光復後,建造水利工程實施三年輪種稻米一次,政府再次將土地變更為田地。到民國七十五年受韋因及艾貝颱風肆虐,海水倒灌造成田地鹽化無法耕作,農民將農地變改成漁塭養殖。

民國九十年由楊木涼先生籌組雲林縣蚶寮養殖漁業生產區管理委員會,向縣政府申請二百五十萬經費,委託偉伯工程顧問有限公司,規劃蚶子寮大排以東、台十七線省道以西及東南以牛尿港大排為界。面積約二百三十七點○三九五公頃,向行政院農委會漁業署申請成立雲林縣蚶寮養殖漁業生產區。於民國九十三年六月十五日正式由行政院農委會漁業署核定成立雲林縣蚶寮養殖漁業生產區。"

 

密度

文蛤:主要為混養每公頃放養量約110萬至150萬粒。

白蝦:主要與文蛤混養,每公頃放養量約20萬尾至30萬尾不等。

虱目魚:主要與文蛤混養(工作魚),每公頃放養量約為600尾至1,000尾。 

變身苦:主要與文蛤混養(工作魚),每公頃放養量約600尾至1,000尾。

黃臘鰺:主要與文蛤混養(工作魚),每公頃放養量約600尾至1,000尾。

 

放養時間:

文蛤:全年度皆有放養。

白蝦:1月至清明前後開始放養,約放養3水至4水。

工作魚:視文蛤狀況放養及收成。

 

放養方式

多為文蛤混養白蝦及工作魚。

特有的活動、節日每年農曆六月初八舉辦牽水儀式。
有蚶寮家政班。

 

 

雲林縣公魚池養殖漁業生產區

養殖生產區主任委員-李建宏 連絡電話:0932-694186

生產區面積〈公頃〉

220公頃

規劃養殖生產區別海水養殖區
土地編訂及使用情形

養殖用地55.42%,農牧用地27.67%

養殖水源使用情形 

海水:牛挑灣溪自然取水

淡水:地下水
總年產量
主要養殖魚種〈產量〉虱目魚、白蝦、龍膽石斑、文蛤、鰻魚、鱸魚
生產區概況

範圍

本生產區以雲131縣道以東,台61西部濱海快速公路以北,以雲143縣道以西,雲142縣道以南,皆以道路為天然邊界(不含道路),面積約為220公頃。

 

放養密度

虱目魚:每公頃放養量約3萬至5萬尾,另與文蛤混養做工作魚則每公頃放養量約1,0002,000尾。

白蝦:多為混養,每公頃蝦苗放養量約50萬尾。

龍膽石斑:多為中魚養殖,每公頃放養量約2,000尾。

文蛤:現今多為混養,每公頃放養量約120萬至150萬粒。

鱸魚:主要為金目鱸,每公頃放養量約5萬至7萬尾。

鰻魚:主要為白鰻,放養密度視價格及合作社許可而定。

 

放養時間

虱目魚:39月間皆有放養。

白蝦:3月開始放養,約放2水至3水不等。

龍膽石斑:多為中魚養殖,3月至4月開始放養,視市場情形收成。

文蛤:全年度皆有放養。

鱸魚:大部分為7月至8月放養,一年後收成,少部分3月放養。

鰻魚:主要為白鰻,放養密度視價格及合作社許可而定。

 

放養方式:

單養、混養

特有的活動、節日

  
社團法人中華民國養殖漁業發展協會 : http://www.fish1996.com.tw/index.html

112.06更新

回上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