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4年9-10月

未來2個月 (114年9月-10月)市場展望

      

大宗魚種國際產銷市場展望與分析

協作單位:國立臺灣海洋大學

評價:保守發展黃綠燈.jpg

分析:

    • (一)出口市場評估

    (114)1-7月與去(113)年同期出口價量比較:

    1. 1.吳郭魚:冷凍吳郭魚片1,376公噸(+438公噸;+46.7%),每公斤350.5元(+21.7元;+6.6%);冷凍吳郭魚條凍9,382公噸(+1,505公噸;+19.1%),每公斤79.3元(-2.2元;-2.7%)。
    2. 2.鱸魚:冷凍鱸魚片1,554公噸(+279公噸;+21.9%),每公斤246.9元(-29.3元;-10.6%);冷凍鱸魚條凍1,241公噸(+331公噸;+36.4%),每公斤138.7元(-1.9元;-1.4%)。
    3. 3.虱目魚:冷凍虱目魚條凍2,998公噸(-1,122公噸;-27.2%),每公斤83.1元(+0.5元;+0.6%)。
    4. 4.石斑魚:石斑活魚5,374公噸(-886公噸;-14.2%),每公斤251.8元(-57.8元;-18.7%)。今年1-7月石斑活魚出口中國占比為69.5%、香港29.5%,美國為1%。
    5. 5.午仔魚:冰鮮午仔魚4,573公噸(-149公噸;-3.1%),均價上漲4.3%。今年1-7月冰鮮午仔至香港與中國出口量占比分別為28.2%與71.8%,與去年同期差異不大。
  1.   
    • (二)國際行情評估
      1. 1.吳郭魚:冷凍魚片需求增加,今年1至6月美國對各國冷凍魚片的總需求量為49,4082公噸,較去年同期顯著成長22.7%,平均進口單價為4.1美元/公斤,低於去年同期4.61美元以及去年全年平均4.62美元。臺灣銷美國吳郭魚片於2月創下每公斤11.88美元的高價,6月回落至9.97美元,銷往南韓的吳郭魚片在第1季達到10.6美元,6月則為10.56美元。

      美國進口吳郭魚片仍以中國為最大宗(占85.4%),其次為印尼與越南,再依序為臺灣、宏都拉斯、馬來西亞、巴西、祕魯、哥倫比亞,由於關稅存在不確定性,關稅宣布前後市場出現預期性囤貨,加上消費市場需求與庫存去化,導致需求量與價格短期顯著變動。此外,美國吳郭魚條凍在2024年主要進口來源為中國、臺灣、越南及巴西;今年1至6月進口情形如下:中國13,733公噸、臺灣6,142公噸、巴西2,680公噸超過越南2,068公噸,泰國則為671公噸。整體進口總量為26,455公噸,呈現穩定增加趨勢,平均進口單價為2.31美元/公斤,較去年同期的2.1美元上升10%。來源比例如下:中國51.9%、臺灣23.2%、巴西10.1%、越南7.8%。

      南韓方面,吳郭魚片進口量於2023年達507公噸後,2024年下滑至415公噸。今年1至6月為194公噸,其中自臺灣進口108.7公噸(56%),自印度進口84.3公噸(43.4%),進口價格為10.52美元/公斤,與印尼11.21美元差距不大。

    1. 2.鱸魚:今年前7月冷凍鱸魚片出口市場集中於澳大利亞(約78.9%),其次為美國(約17.2%),呈現「澳洲維持、美國回升」的現象。整體均價呈現緩降;若以冷凍鱸魚出口總量來看,美國約占58.3%,澳大利亞約31%。銷美價格為139.73元/公斤,較去年同期下跌約4.5%。整體出口平均價格則降至92.1元/公斤左右,較去年同期下跌約12.4%。香港批發市場方面,冰鮮七星鱸1至7月均價為76.9港幣/公斤,與去年同期變化不大。至於西班牙市場,冷凍鱸片6月批發均價為9.6歐元/公斤,較1至5月的15至20歐元/公斤明顯走跌。
    2. 3.虱目魚:冷凍虱目魚出口市場分散,美國占31.87%、加拿大17.45%、沙烏地11.18%、阿聯15.55%。各國價格在去年皆呈下跌走勢,其中澳洲今年1至7月較去年同期下跌12.8%,美國下跌9.9%。惟今年1至7月沙烏地及阿聯價格已較去年同期上揚,呈現價格回升趨勢。出口市場份額方面,美國與加拿大占比明顯成長,沙烏地與阿聯則有顯著下降。
    3. 4.石斑魚:香港青斑及龍虎斑批發市場價格已自去年高點回落,其中青斑在今年中出現止跌跡象,龍虎斑則於5至6月回升至8.59美元/公斤。另方面,龍膽石斑在2月自澳洲首次進口3.3公噸(40萬港元)後,4月再度進口1.6公噸(48.9萬港元),有別於過往主要由臺灣出口至香港的情況。
    4. 5.午仔魚:香港冰鮮午仔批發市場均價自去年226.2港元/公斤起,今年1月呈上漲趨勢,惟3月下跌至178.3港元/公斤,至7月已回升至277.1港元/公斤。
  2.  
    • (三)建議
      1. 1.吳郭魚:今年1至7月,國際市場受美國關稅政策影響,吳郭魚冷凍魚片較去年同期呈現量增價揚,條凍則為量增價微跌,批發市場則大致量價持平。整體需求量增加17.9%,均價上揚11.9%,顯示需求提升下供應仍顯不足。然7月份魚片與條凍出口量已較5至6月明顯下滑,條凍出口價格也出現下跌波動,後續仍需關注國際市場供需變化。此外,美國上半年整體水產品進口量較去年同期增加77,184公噸(+7.23%)。需留意供應鏈與消費市場在反應關稅效應後,美國國內價格的走勢,以及整體供需調節。同時,也需關注關稅對中國吳郭魚成本的影響,中國出口美國的魚片價格自2月的4.11美元/公斤一路下探至6月的2.94美元/公斤,對成本形成壓力;越南與巴西在美國市場的份額變動也需持續觀察。對國內生產者而言,建議維持穩定生產,並適度調配出貨以因應市場變化。
      2. 2.鱸魚:鱸魚出口冷凍魚片與條凍均呈現量增價跌,批發市場亦同。總需求量較去年同期增加14.5%,均價下跌10.4%。顯示市場短期受國內生產及外銷變化影響,但國內供應量趨於穩定,出口較去年回溫。惟國內生產仍需關注鰻魚下半年養殖的魚塭排擠效應,以確保穩定供應。
      3. 3.虱目魚:虱目魚魚片與條凍出口量皆較去年同期下降,魚片價格下跌9%,條凍價格持平。批發市場方面,全魚呈現量減價跌,魚片則為量減價大幅升高,使總需求量減少16.8%、均價上升14.6%,顯示市場供應略顯不足。建議政策協助產業穩定虱目魚供應,同時考量消費者飲食習慣,維持魚片市場供需與價格,以避免大幅波動影響長期發展。
      4. 4.石斑魚:石斑活魚出口呈現量價齊跌,批發市場則為量增價跌,整體需求量減少8.7%、價格下跌16.4%。後續仍需留意美中貿易戰對中國市場的影響,以及中國與越南的競爭。同時,香港市場已開始進口澳洲龍膽石斑。建議養殖戶可關注多元市場的發展,避免過度依賴單一銷售管道,以降低價格波動風險。
      5. 5.午仔魚:冰鮮午仔魚出口供應微幅下滑(3.1%),價格持續上漲(4.3%)。批發市場呈現量縮(14%)、價揚(18.5%),顯示國內供應略顯不足。整體出口價格在3月觸及高點後,5月回落,至7月進一步下降;惟出口香港的單價於5月創下歷史新高,並在6月仍維持高檔。雖香港批發市場價格於5至7月明顯回升,但後續仍需關注供應鏈風險,謹慎因應市場變動。

    1.  
    2. 五大魚種各品項雖有少量進口,但數量不足以影響養殖水產品供需。整體來看,近期市場仍受美國關稅不確定性影響,月別供應量和去年同期相比已有明顯變化。後續仍要注意不同國家的稅率調整、國際市場供需與庫存變化,以及中國內需市場動態。整體而言,市場變化快速,建議漁民隨時關注主要供應國與消費市場的走勢。

  3. 投影片16.JPG
  4. 投影片17.JPG
  5. 投影片18.JPG
  6. 投影片19.JPG
  7. 投影片20.JPG

  

   

午仔魚

協作單位:國立中興大學

評價:穩定發展綠燈.jpg

分析:

(一)產銷評估:

本年度午仔魚繁殖場普遍有共識,皆採取限量繁殖;部分養殖業者亦轉養其他物種(如石斑、紅杉等)。再加上去年多數延遲放養,114年成魚上市時間較往年延後約2個月,養殖成本增加約10–30%,放養密度亦略為降低,因此並無午仔魚苗過度量產的情況。

 

(二)市場評估:

  1. 1.內銷量與價格:截至114年8月14日,午仔魚內銷銷售量為1,220,367公斤,較113年同期減少154,075公斤(-12.63%)。平均內銷價格為224.5元/公斤,較113年同期上漲7.13%。
  2. 2.外銷量與價格:截至114年7月,午仔魚出口量為4,638公噸,較113年同期減少200公噸(-4.31%)。平均外銷價格較113年同期上漲3.46%。
  3. 3.池邊價:截至114年8月11日,午仔魚池邊價為142元/台斤,較113年同期下降。
  4. 4.出口市場:午仔魚出口市場截至112年仍以香港為主;113年轉為中國大陸為主要市場(中國大陸5,390公噸;香港2,306公噸)。114年截至7月亦維持此趨勢(中國大陸3,284公噸;香港1,309公噸)。惟產銷環境變化快速,業者宜持續關注市場動態,以因應調整。

   

(三)建議:

  1. 1.建議養殖業者於養殖過程及出貨前加強檢驗,並依市場需求規劃產量、產能及規格,採行計畫性生產模式,以降低滯銷與損失風險。
  2. 2.午仔魚放養量宜採保守策略,每分地以10,000至12,000尾為基準,不宜超過18,000尾,並可延後或分階段放養。
  3. 3.雖本年度在池量及存活率下降,但因出口需求穩定,池邊價仍維持高檔。
  4. 4.114年度各季生產量較往年同期減少約20至40%。目前午仔魚供給不足、需求偏高,池邊價平均約新台幣150元/台斤。若銷售狀況延續往年水準,恐出現需求大於供給。預估9至10月池邊價將維持在140元/台斤,並逐步回落至115元/台斤。

          

               

虱目魚

協作單位:國立嘉義大學

評價:保守發展黃綠燈.jpg
分析:

(一)產銷評估:

    1. 1.114年截至6月,虱目魚國產苗2,688萬尾,較去年同期增加1,269萬尾(+90%)。進口苗8,100萬尾,較去年同期減少5,718萬尾(-41.3%)。進口苗與本土苗之比例約為3:1,其中進口苗3至5吋的育成率平均約45%,數量約3.5千萬尾。
    2. 2.截至114年至7月底,虱目魚成魚養殖新放養量累計為高雄地區3千萬尾、台南地區2.8千萬尾、嘉義地區0.86千萬尾。
    3. 3.截至114年至7月底,成魚養殖在池量(越冬魚)為高雄地區3.75百萬尾、台南地區1.78百萬尾、嘉義地區0.4百萬尾。目前相關越冬魚已出清,加工廠急需較大規格的魚隻補充供應。
    4. 4.目前成魚養殖平均放養密度與去年同期相近,高雄地區2.36萬尾/公頃、台南地區1.34萬尾/公頃、嘉義地區1.23萬尾/公頃。
    5. 5.7月因颱風與水災影響,台南及嘉義部分魚塭發生局部死亡情形。
     

(二)市場評估:

  1. 1.截至114年7月,虱目魚條凍出口量為2,998公噸(-1,122公噸;-27%),冷凍虱目魚片出口量為22.8公噸(-1.6公噸;-6.6%)。同期間,臺灣自印尼進口虱目魚條凍53公噸(+27公噸;+51%),冷凍虱目魚片0公噸(-1.1公噸;-110%)。因虱目魚受美國市場影響較小,9至10月出口量預估為虱目魚條凍1,000公噸,冷凍虱目魚片5公噸。
  2. 2.截至114年7月,批發市場虱目魚交易量為4,729公噸(-122公噸;-2.5%),月平均單價為85元/公斤(-4元;-4.5%)。虱目魚肚交易量為825公噸(-252公噸;-23%),月平均單價為253元/公斤(+100元;+65%)。9至10月批發市場交易量預估為虱目魚1,200公噸,虱目魚肚240公噸。
  3. 3.截至114年7月,虱目魚池邊價格月平均為81至94元/公斤,呈上升趨勢,反映市場需求大於供給,8月均價約60元/台斤,大規格魚達70元/台斤。 預估9至10月可維持在60元/台斤水準。

  

(三)建議:

    1. 1.目前虱目魚外銷量及市場交易量均呈下降跡象,但美國市場尚未受影響。關稅確定後,仍需持續關注外銷動向。
    2. 2.虱目魚池邊均價持續上升,大規格魚已達70元/台斤;批發市場虱目魚肚月平均交易價達330元/公斤(+100元),需注意是否引發進口增加及影響消費需求。

     

                                                                                     

    石斑

    協作單位:國立高雄科技大學

    評價:審慎評估 紅黃燈.jpg
    分析:

    (一)產銷評估:

    1. 1.截至7月19日止,114年石斑魚放養面積約1,041公頃,其中龍虎斑佔72%、龍膽石斑24%、青斑3%、其他石斑1%。
    2. 2.114年7月石斑魚活魚累計出口量約為5,376公噸,較去年同期(6,284公噸)略減,但活魚外銷市場整體已有回穩趨勢,產地輔導作業持續推動中,通路開拓亦須持續投入,以穩定整體產銷。石斑製品截至7月累計出口量約73公噸,較去年同期(51公噸)增加22公噸,近年在冷鏈建設帶動下,製品外銷仍有努力空間。

       

    (二)市場評估:

    由去年度魚價變化顯示,受到中國大陸經濟成長遲緩、消費力下降及市場供過於求之影響,建議業者應持續觀察後續市場狀況,以降低產銷風險。

    1.  
    2. 1.青斑(點帶石斑):至7月中旬止尚未有白身苗,青斑今年7月平均池邊交易價格182元/公斤(109.2元/台斤)左右,與去年同期平均價格255.9元/公斤(153.54元/台斤)下跌29%,青斑受市場萎縮已鮮少人放養,逐漸被龍虎斑取代,建議養殖業者應審慎評估,不宜再擴大生產,以降低市場風險。
    3. 2.龍虎斑:白身苗較去年同期減少40%,仍為目前國內石斑魚主流發展魚種,龍虎斑今年7月平均池邊交易價格201.9元/公斤(121元/台斤)左右,與去年同期平均價格253.26元/公斤(151元/台斤)減少20%。目前池邊交易價未回漲,加上中國大陸消費市場短期內需求減弱,因此整體魚價仍處於相對低檔,未來仍須持續關注中國大陸市場需求恢復狀況及其他出口市場開拓。
    4. 3.龍膽石斑:白身苗較去年同期減少54%,今年7月平均池邊交易價格319.2元/公斤(191元/台斤)左右,與去年同期平均價格300元/公斤(180元/台斤)上漲6%,預估市場需求穩定發展,目前價格微幅上漲。
    5.  

    然而,另一方面,雖活魚累積出口量較去年同期略為減少,但隨著內需消費回溫以及外銷出口逐步拓展,外銷市場有明顯回穩的趨勢,因此建議業者審慎評估市場走勢,適度調節產能。

         

    (三)建議:

      1. 1.掌控市場趨勢:針對活魚外銷面臨問題,登錄場制度可確保石斑魚產品可追溯性,並強化衛生安全,提升水產品品質,建議尚未加入者可評估參與,以增強國際通路供貨能力。
      2. 2.持續強化冷鏈系統:維持無用藥友善生產與管理模式,逐漸發展市場區隔,以拓展多元通路,並鏈結政府推動的冷鏈系統策略,強化流通效率,打破地域限制,提升水產品國際競爭力。
      3. 3.養殖管理措施調整:近期氣候變化劇烈,正值季節交替,易發生疾病,建議業者適時調整管理策略,加強水質與投餵管理,並定期進行消毒,以提升魚隻育成率。
      4. 4.落實友善養殖技術: 石斑魚的品質控管是產業永續的關鍵,透過友善養殖技術,落實水產品源頭安全管理,確保國產水產品品質。同時強化終端消費市場對國內高端石斑魚品牌與價值的認知,提升市場接受度及消費信心,強化產業競爭力。
      5. 5.遵守動物用藥及停藥規定:養殖水產動物若出現症狀切勿亂投藥,向各縣市魚病檢驗單位洽詢診治,並依獸醫師處方箋使用動物用藥及遵守停藥規定。
      6. 6.開發多元市場: 國內石斑魚產業積極開發多元市場,除傳統出口市場如中國大陸與香港外,近年來也拓展至美國、日本及東南亞等地。同時透過提升產品加工技術、強化冷鏈物流與建立品牌形象,拓展高端餐飲、電商及團繕通路等,分散市場分險,提升整體產業韌性與競爭力。
      7. 7.建立品牌與差異化:透過品牌化、溯源管理、登錄場制度及推廣友善養殖等方式,提升國內水產品價值,吸引特定客群。

       

                                                  

      協作單位:國立臺灣海洋大學

      評價:保守發展黃綠燈.jpg
      分析:

      (一)產銷評估:

      因7月上旬颱風造成嘉義地區長時間停電,成魚損失嚴重,供給量大幅減少。同時,其他魚種價格競爭使國內需求可能下滑;國際市場則受匯率與美國關稅影響,第二季曾出現拉貨潮,後續出貨量恐下降。整體而言,鱸魚供給與需求均減少,價格預估走低。

             

      (二)市場評估:

      今年農曆年後,在池越冬魚持續出現凍傷,雖未造成大規模死亡,但仍有零星損失。加上夏季颱風頻繁,整體可銷售漁獲減少。同時,泰國魚苗健康狀況不佳且取得不易,今年放養數量大幅減少,多數業者改以國產魚苗放養,目前今年收成所需魚苗已大致投放完成。

             

      (三)建議:

      1. 因7月風災頻仍,目前在池可供銷售漁獲減少,但受替代魚種價格競爭影響,魚價可能下滑。今年度收成所需魚苗多已放養完成,主要集中於5月後以國產魚苗為主。整體活存率仍待後續蒐集,但放養時間較往年集中,需留意年末大量漁獲同時達上市規格時的價格變動。

        

                 

      台灣鯛

      協作單位:台灣鯛協會

      評價:保守發展黃燈.jpg
      分析:

      (一)產銷評估:

        1. 1.114年截至7月魚苗生產為11,184萬尾,較去年同期11,567萬尾減少377萬尾,加上7月颱風災害影響,可能衝擊秋苗供應。
        2. 2.受颱風災害影響,目前養殖池可出售之條凍及菜魚數量有限,預期新放養魚隻須至10月後才可上市。切片魚隻大規格不足情況已趨緩,但受國外魚片大量進口影響,9至10月大魚價格仍可能承壓,提醒養殖戶避免觀望惜售或因恐慌低價拋售。

       

      (二)市場評估:

        1. 1.114年1至7月台灣鯛條凍出口總量9,382公噸(+1,505公噸;+19.1%),出口美國在5月仍有1,778公噸,7月縮減至680公噸,主因中國4月前大量供貨至美國,低價貨品充斥市場,需待庫存消化後才可能回穩。近期又因海運運費波動及美元對台幣匯率劇烈變動,預期9至10月交易偏冷淡。
        2. 2.魚片出口市場方面,114年1至7月總量1,375公噸(+438公噸;+46.7%)。其中出口美國1,079公噸(+433公噸;+67%),顯示需求仍高。
        3. 3.內銷菜魚價格近期約31元/台斤,隨中元普渡將至,需求可望增加。
         

      (三)建議:

      1. 1.預期114年9至10月台灣鯛價格受美國對等關稅、運費波動、匯率變動及中國庫存出清影響,短期仍有不確定。但政府已積極與美方談判,市場可望逐步回穩,建議養殖戶安心放養。
      2. 2.今年上半年魚苗供應穩定,但颱風災害恐影響秋苗,提醒養殖戶審慎評估天氣變化,並分散收成時間,以避免明年春夏缺魚。
      3. 3.為穩定台灣鯛產量,光電場域養殖相關查核與計畫審查應持續落實,並以原有養殖物種為主,以降低對整體生產規模之影響。
      回上一頁